工商业储能巨震下的一线投资商

发布时间:2025-05-08 17:26   内容来源:投资界   阅读量:17910   

“做新能源,就跟坐过山车一样,一年好,一年坏。”

刚刚落地的江苏电价改革政策无疑成为张隽永这句话*的写照,这场被称之为“黑天鹅”的事件在工商业储能的圈子炸开了锅。

如果说2024年的工商业储能正在快速增长的同时走向竞争加剧和价格内卷,那2025年则将是真正惨烈的一年。

“工商业储能面临的*的问题和挑战,就是当下处于快速变化和浮动期,最终导致收益的不确定性非常厉害。”

在中国能源数字化行业的十年涤荡里,张隽永创立的云智环能科技是起步最早的企业之一,也是同期项目公司里极少数存活到今天的企业。

云智环能的定位是工商业绿色资产的投资开发运营,更通俗地讲,其实就是工商业储能的投资商,包揽了从融资、项目开发到后期运营的整个流程。

作为一线投资商,他最能体会这种政策黑天鹅带来的巨大冲击:

对整个江苏市场,几乎是毁灭性质的。

关于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促进新能源消纳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

简单来说,国内工商业储能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充放电的电价差来套利的。

而这项新发布的政策自2025年6月1日执行后,江苏省原先全天进行两充两放的场景被颠覆了,只能进行一次充放电操作,同时峰谷价差还缩小了25%以上。

这就导致,江苏的工商储,账算不正了。

一方面,江苏作为工商储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将彻底陷入停滞状态;另一方面,之前江苏的工商储项目收益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做个简单的数学题,如果一家投资商在江苏投了300MWh的工商储项目,前两年光设备的均价都在1.5元/Wh,也就意味着投资商近乎5个亿的资产将打水漂。

要知道工商储项目一般都是融资的,5个亿,现金流直接断裂。这已经不是赚钱赔钱的问题了,而是真正面临倒闭。

设备商们本身就在价格战下身心俱疲,几乎无利润可言,如今还要面临一个重要增长市场的突然缺失,特别是不少设备商甚至是专攻江苏地区的。

而之前激情之下冲进来的资本热钱,则会发现,糟糕,钱收不回来了。

一个环节的断裂,造成整个体系的崩塌,无数公司折戟沉沙。

这就是新能源行业每年快速洗牌的最真实的一个切面,也是张隽永把稳健和谨慎写进企业基因的原因。

激流猛进下的暗礁

工商业储能在前两年的发展无疑是非常激进的,这种激进体现在一系列数字之中:

2024年中国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容量约为8.2GWh,同比增长72%;

工商业储能设备价格从1.5元/Wh一路卷到0.6元/Wh,甚至有厂家报出了0.4元/Wh的低价;

投资方给到业主的分成比例,也一路水涨船高,从1/9内卷至3/7。

当参与的玩家越来越多,好项目自然变得抢手起来,而投资方和设备方的利润空间也就被一再压缩。

“一个月就几千块钱,你还要在我的厂房里放个‘定时炸弹’。”

这是张隽永在开发项目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和光伏不同的是,工商业储能项目的开发本身边际条件比光伏复杂得多,落地很难。

对小项目来说,收益不够吸引人。而对超大型项目而言,大家又挤破了头去抢。

“前段时间,浙江有一个575MWh的工商储项目,最后说卷到37分成了。关键是我打听之后才知道,是7成分给业主,投资方只拿3成。”

“现在的工商业储能市场,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像七八年前的光伏,是非常吃资源的一个行业。”

在张隽永看来,在行业本身就处于快速变化之中时,*的战法就是稳扎稳打。而他投资的理念也很明确:只投赚钱的项目。

“传统的打法都是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因为只有快才能占领市场。但能源行业是一个政策性的行业,做得太快,反而可能因为随时一个波动就产生巨大风险。”

“只有短视的投资商才会买*的设备。”

2024年,工商储最受瞩目的就是价格战。

各大厂商吸引眼球的标配就是在展会的储能柜上贴上一个劲爆的价格标签,储能柜们变成了大卖场里的滞销家电。

但张隽永却说,真正想好好在这个行业深耕的投资商,买设备绝不会只看低价。

“*,是质保周期太短;第二个,我也担心企业活不下去。最基本的准则是,我要有信心20年后你的公司在在。”

“长期主义”是行业里每家企业都会喊的一个口号,但看看每年倒闭的大量公司你就知道,真正可以践行这四个字到底有多难。

而对张隽永的云智环能这家本身拥有电力交易能力的公司而言,属于它的风口可能才刚刚来临。

原本的工商业储能就是简单的峰谷套利,同时江浙地区的工商储项目回本周期又很快,几乎谁都能做,这也是前两年大量地产失业人员涌进的原因之一:以为这行门槛很低。

也就导致好设备和差设备,好运营方和差运营方,拉不开本质的差距。

但当电力现货市场全面推广时,后端的运营能力将极大被倚重。

就在五一假期前的倒数第二天,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及《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通知》明确了到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的目标。

当电力改革的速度开始加快,就是真正考验运营能力的时刻了。

“最终市场还是会向极少数的头部去聚拢,特别是有运营能力的头部。”

张隽永判断接下来两年市场会经历一波残酷的洗牌。

“这不是一个百米冲刺,而是一个长期耐力赛。”

当我希望张隽永用一句话来总结他的经验和感悟时,他讲了八个字:

双碳激流,御波缓行。

毫无疑问我们正处于新能源变革的巨大浪潮之中,但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要在巨浪中生存,不怕走得不够快,只怕走错了路。

这也是一个“剩者为王”的赛道,活到最后,才是赢家。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热门图文